“漫游绿洲”JLC金陵中环景观实践 | 天华景观THLA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有限,

我们必须珍惜我们发现的绿洲,并创造新的绿洲,

无论多么小,都要用爱去关怀。”

—— Hideo Sasaki 佐佐木英夫


项目背景

Background


JLC金陵中环,是由香港置地开发的地标级综合体项目,位于南京城市中心,坐拥百年历史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项目涵盖 A、B 区两个地块,总商业面积约10.1万方,其中A区约9万方七层商业及两栋234米高写字楼和161米高酒店式公寓超高层。B区由约1.1万方四层商业和一栋约100 米高甲级写字楼构成。放眼每个城市,金陵中环的区位都是核心中的核心:这里拥有亚洲最大24个出入口,日均人流量约50万人次、双休日100万人次的地铁站,直通各大综合体商业;这里也是全国商业密度最高的商圈。


图片

新街口中的JLC金陵中环 ©Chill Shine


即使一个城市在PPT里有多辉煌,商业区位有多核心,都回避不了城市更新环境中的真实场景的无理与无情。

从城市视角看,庞大、功能单一的建筑群挤压着拥堵巷道;无序的非机动车停放让原本就狭窄步道更加窒息。公共空间无时无刻都被挤压。从商业视角看,所争界面一寸长一寸强,一寸挡一寸弱。中山路与汉中路这个黄金十字象限上早已群雄割据,金陵中环从2018年1月拿地至2025年4月开业,7年的日月轮转,被分成东西两块的场地,每天迎接着周边建筑阴影一轮轮的“拍打”,其中东侧B区勉强挨近中山南路,而整个西侧主商业A区则基本处于传统商业“避之不及”的腹地,主入口门前是IFC国金和金鹰两大商业巨头的后场。东西两区地面层仅由一条市政东铁管巷连接,并同时“拦腰一刀”将场地割裂成A、B、C、D、E、F数个碎片地块。


图片

JLC金陵中环2018-2025 卫星建设照片 ©google


图片

JLC金陵中环地块及周边情况 ©THLA


早在20年前,雷姆·库哈斯(Ram Koolhass)通过《Junkspace(建筑垃圾空间)》阐述由于大规模、标准化、功能冗余、缺乏个性导致碎片、无序、被资本消费文化吞噬的城市空间反思,比如:

无目的性——为设计而设计的大型无功能性结构;

消费主义寄生——过度依附于商业制造虚假活力;

时空碎片化——24小时空调中没有季节感的标准化装修;

人流动线操控——强制引流的伪探索体验;

老库时不时也被批评为权贵设计,他也自我批判其项目也避免不了"垃圾空间",但面对城市空间老化与异化,“可持续"的核心理念依旧发人深省。


从碎片到绿洲

From Fragmented Urban Space to Oasis


城市空间的支离破碎和商业竞争的腹背受敌让我们和业主走到了一起,“绿洲”作为景观概念应运而生。我们希望“漫游绿洲" 是一个不被空调与新风管道捆绑、有季相温度、松弛的景观;是一个不通过强制昭示、被迫引流的商业产品景观;是一个不依附于消费主义“打鸡血”、“过把瘾”的景观。

从2022年我们接手JLC前,景观顾问就换了2家,现场建筑主体结构已完成,心想长痛不如短痛。在我们接手后直到2025年开业,痛麻了:其中工程单位换了2个;现场建筑结构和幕墙改了2轮;营商环境导致不断延期开业,大黄鸭之父的IP雕塑也“黄”了,在3年漫长的建设中,“绿洲”的坚守面临着一轮轮挑战。


图片

JCL金陵中环1F平面图(石鼓路街道概念版) ©THLA


松绑老城的慢行街区

Releasing the downtown with Walkable Streets


图片

松弛的慢行街区 ©THLA


被挤压和分离的东、西地块与闭塞、复杂的地面环境,带来了异常局促、消极的日常通行与商业活动空间。在地面层,我们选择了一款铺装,缝合数个分裂地块,并通过绿岛包裹、整合现状与建筑新建的各类地面凸出物,并同时利用南部石鼓路、丰富路的城市界面改造,串联起一个完整、松弛、自由穿行的自然街区,与新街口传统大型BOX街角商业广场形成差异化的商业氛围。在夜幕之下也颇具港风的街道风情。

虽然神秘的IP雕塑最终无法面世,但非强制性的昭示也许更适合一个日常灵活唤新的街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楼宇之间 ©来斤小仓鼠吧、Chill Shine


图片


图片

一体化铺装与绿岛整合 ©Chill Shine


图片

石鼓路街景 ©Chill Shine


闹中取静的腹地广场

Refreshing the city with inner Belly Plaza 


图片

透气的腹地广场 ©THLA


高层消防需求和建筑后场局促的巷道空间,加上市政道路的穿过,迫使整个建筑界面一退再退,蜷缩在生硬的消防登高面之后。相比新街口其他大型商业综合体,传统商业所忌讳的“树木遮挡商业“,JLC金陵中环的两个地块前场景观带,特别是“乔木群“反而成了另一种差异化的展示。

“腹地广场”不仅为节庆预留了充足的活动空间,也在这个电瓶车挤压原本就不充裕人行道的老城市中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友好、整洁宽阔、绿意盎然的日常步行和活动空间。


东区商业前广场 

East Area Commercial Front Plaza


图片

东区B地块前广场 ©来斤小仓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西区商业前广场

West Area Commercial Front Plaza


图片

©HKland


图片

©来斤小仓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西区王府大街街角广场 

West Area Wangfu Street Plaza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西区T1办公楼前广场

West Area T1 Office Plaza


图片


图片


图片

T1办公前广场 ©Chill Shine


图片


图片

T1办公水景 ©徐捷


图片


图片


图片

T1办公休憩花园 ©Chill Shine


小中见大的绿洲园林

Experiencing the Grand Nature in Miniature Garden


图片

渗透的自然园林 ©Chill Shine


整个JLC金陵中环建筑体量已蜷在腹地,如何解决地下与屋顶商业的人群引导更是难上加难。1F-B1 层的“栈谷”下沉庭院和5-8F的屋顶露台花园,成为了JLC金陵中环户外场景创新最烧脑、技术落地最复杂、专业顾问最密切交圈的重要场景节点。


城市绿谷

The Urban Valley


建筑在西区前广场设计的“栈谷”,是坐落在整个金陵中环”绿洲“中的一处“都市凉亭”。我们希望将首层的自然绿意引向地下,其中一个挑战在于如何在垂直墙面尽可能满足绿色种植,形式室内外绿色的渗透 。我们设计的流线型种植幕墙,以南京紫金山岩层为灵感进行水平划分,再通过双曲面种植池上下撩开、错位交织,形成极限的种植间隙,将整个下沉空间环抱并勾勒出“风吹过”般的“岩谷生境”。


图片

栈谷平面©THLA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栈谷©Chill Shine、徐捷


空中绿洲 

Floating Oasis


相比节奏统一的地面层,商业裙房则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空中街区群落,需要在有限复杂的功能空间和极限的结构与覆土环境中,打造不同层高业态——公寓、泳池会所、酒吧餐饮、行政酒廊等延伸出来的特色屋顶花园,并通过从地面垂直延展的绿色,把人的视线和期待带入空中。


图片


图片

7F 屋顶“边树” ©Chill Shine


图片

5F 商业屋顶外摆 ©Chill Shine


图片

8F 泳池会所花园 ©Chill Shine


7F 餐饮屋顶花园 “曲水流觞" 

7F F&B Rooftop Garden ”Winding Stream Poetry Garden“


7楼的核心屋顶露台,以“曲水流觞”为主题作为餐饮的前场园林,开业时,港置钱总激动地描述:“在极限的空间里,我们挤出了一条世外桃源般的“山林溪流”餐饮街区,如一条“天上的街市”。我们创造了一条南京城中唯一,国内商业罕见的屋顶园林景观。


图片

 “曲水流觞”屋顶花园平面图 ©THLA


图片


林中外摆——融合来源对立

Forest-Integrated Outdoor Seating —Duality in Symbiosis 


为了达到商业外摆与有机园林载体的自然融合,也必定来源于功能需求在物理空间与观念上不可避免的对立和冲突。除了满足传统东方园林的空间场景审美与转换外,还需要兼顾通行空间及满足各类商家外摆的需求。在有限的空间里,看似无为而治的园林有机界面与分毫必争强控的商业功能空间进行了多轮博弈,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妥协与调和。


图片

©来斤小仓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空中树袋——工程成就自然

Aerial Tree Pods — Engineering Achieves Nature


另一个极限难度挑战为屋顶乔木种植,需要充足的覆土与荷载。为了达到绿岛与叠水的地形起伏和避免凸出地面的乔木种植池,业主选择了在原结构已经建造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固工程——通过局部降板保证下沉水景的高差;并在景观所需乔木点位,增加支梁,夹起数个不可见的“空中树袋”。


图片

1.主梁加固并增加支梁2.下沉树穴、植入树球3.融入园林

©THLA / 香港置地结构


图片

©来斤小仓鼠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7F 行政酒廊屋顶花园

7F VIP Lounge Rooftop Garden


7楼屋顶的南端是以“商聚鸾盛”为概念主题的高奢VIP行政酒廊,户外的空中花园通过几缕“鸾羽”雅座,在包括采光井的同时形成私密的户外会谈空间。一个玲珑的吧台,将室内外的开放和私密性进行“明暗划分”,铺装和植物的颜色层次也遵循“光源的由明到暗”由浅入深。


图片

VIP Lounge平面图 ©THLA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hill Shine


结语

Epilogue


长达7年的建设周期和3年的景观设计工程,就用DeepSeek的总结作为结语

坚持城市更新中的绿洲理念:在拥挤、资源有限的城市环境中,通过景观设计创造"漫游绿洲",为南京新街口商圈带来自然、松弛的公共空间,对抗碎片化、商业化的城市异化。

坚持差异化商业景观策略:突破传统商业综合体模式,以"非强制引流"的街区设计(如乔木群广场、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等)打造独特体验,形成与周边BOX商业的鲜明对比。

坚持极限条件下的设计创新:在建筑腹地局促、结构限制严苛的挑战下,通过"空中树袋"、双曲面种植幕墙等技术手段,实现自然与商业功能的有机融合。

坚持长期主义:面对7年建设周期中的多次方案变更、施工调整,坚持"可持续绿洲"的核心理念,最终完成从"城市碎片"到"活力绿洲"的转化。


项目信息

项目名:JLC金陵中环

地点:中国,南京

业主:Hongkong Land香港置地

THLA天华景观服务范围整体街道景观策划,景观设计+花境设计

商业建筑、室内、标识设计:CAN

公寓、办公塔楼建筑设计:P&T Group

办公室内设计:CTG

公寓室内设计:CCD

VIP Lounge室内设计:Design Apartment / CCD

Open Garden室内设计:JIN Arts

建筑LDI施工图:金宸

景观施工:景翊

幕墙顾问:江河

栈谷幕墙顾问:大界

灯光顾问:bpi

摄影:Chillshine、来斤小仓鼠吧(小红书)、徐捷(THLA天华景观